伊斯蘭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,與佛教、基督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。中國舊稱大食法、大食教、天方教、清真教、回回教、回教、回回教門等。
10世紀初,伊斯蘭教經中亞首先傳人新疆喀什地區,經過幾個世紀的傳播,到16世紀時已取代佛教成為天山南部地區的主要宗教。伊斯蘭教與佛教地位在這一地區的轉換,是新疆宗教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。它不僅改變了新疆傳統的宗教格局,也改變了新疆的政治格局,更對改信了伊斯蘭教的民族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。伊斯蘭教傳人以前,襖教、佛教、摩尼教、景教和我國中原的道教早已傳人新疆,而且佛教在近千年的時間裏,一直居於主要宗教的地位。
伊斯蘭教分遜尼派和什葉派兩大教派,中國主要是遜尼派。在回族、維吾爾族、塔塔爾、柯爾克孜族、哈薩克族、烏孜別克族、塔吉克、東鄉族、撒拉族、保安族等少數民族2000多萬人口(2006年)中,大多數信仰伊斯蘭教,在其他的漢、滿、蒙古、藏、傣等民族中也有信仰者。中國穆斯林大多數聚居在寧夏回族自治區、甘肅、青海、河南、雲南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省和自治區,其他各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也有分佈。
據傳,元延祐二年(1315),咸陽王奉敕重修陝西長安寺,奏請皇帝賜名“清真”,以表示稱頌清淨無污染的真主,從此,清真寺成了伊斯蘭教禮拜寺在中國的通稱。
新疆維吾爾族地區的清真寺,一般可分為五種類型:艾提卡爾清真寺、加曼清真寺、小巷清真寺、麻紮清真寺、耶提木寺。烏魯木齊市解放南路全長1公里左右,兩側百米之內有清真寺14座,其中比較出名的是具有史稱“喀什寺”的汗騰格裏清真寺、西大寺、拜圖拉清真寺、山西巷清真寺、白大寺、南大寺、二道橋清真寺、陝西大寺、青海大寺、巴里坤寺、撒拉寺、固原清真寺、寬巷寺、河州清真寺等。新疆總人口為2158.63萬。有10個少數民族的大多數群眾信仰伊斯蘭教,人口1130多萬。伊斯蘭教清真寺由改革開放之初的2000多座發展到現在的約2.43萬座,教職人員由3000多人增加到2.8萬多人。 新疆伊斯蘭教經學院成立以來,使用維吾爾語等少數民族語言授課。新疆穆斯林平均400多人一座清真寺,而中東平均1000人才一座清真寺。伊朗約1.1萬人左右一座,埃及約為2500人左右一座;新疆大、中、小學有1400多所,新疆清真寺的數量是學校的5.8倍;新疆有2371個行政村,平均每個村擁有4座清真寺。
查看 新疆宗教文化-伊斯蘭教與清真寺 所有評論